元灵宇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50章,锦衣夜带刀,元灵宇,LXL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两人并肩往回走,闲聊了几句,朗思语忽想起一事,道:“既是救人,想必你不会多留,准备哪天走?”
元也侧头看向朗思语,察觉到她的孤寂,心知若是久居深山,或许也不会有太大感觉,但是繁华过后,少不得要被落寞侵袭,尤其是朗思语这样向往热闹的小娘子,心中不由泛起一丝不忍来,不过天下无不散之筵席,因此他最终还是说道:“就在这两天了。你呢?长安回信了么?”
朗思语垂下眼眸,摇了摇头。
元也不自觉缓了脚步。
朗思语有些奇怪地看他,问道:“怎么?”
虽有谢翊之的警示在前,元也还是忍不住问道:“你一定要回长安么?”
朗思语笑了笑,道:“自然,先前不是说过了么?”
“可是你有没有想过,如果回去,你就再也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了。”
“你是说婚事么?家人会给我安排最好的,这样过一生也没什么。”朗思语踢了踢脚下的石子,淡淡道,“山上的日子太清苦了,我不喜欢。”
元也上前一步,认真道:“若真如你所说,那自然一切都好,可是你……唉,如果你用情已深,这次回去,便再也没了回头的余地,你能承受这样的结果么?”
朗思语眼睛一红,抬头看向元也,道:“方才那些人说云心的闲话,他都听到了,可是你知道他是如何回答我的么?”
元也一怔,问道:“如何?”
“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朗思语擦了擦眼角,倔强道,“斯人心如磐石,我无法撼动,所以不如回到绮阁金门之中,玉食锦衣才是我的归处。”
--------------------
作者有话要说:
1乞手巧……乞我姊妹千万年——七夕童谣,具体来源未知。
2“摩合罗”更准确的名称好像是“磨喝乐”,我一直用前者,是因为被以前看过的一本小说所影响,小说是飞花的《摩合罗传》,曾经在奇幻杂志上连载,可惜现在那些杂志都已经停刊了,不过飞花也在晋江,这本书是免费,可以去看(开头可能会觉得像犬夜叉,但是看到后面就会发现不一样)
3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——惠能《菩提偈·其三》
4尔夜风恬月朗——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,形容夜色宁静幽美。
写文生涯!
七夕这日,当元也跟着朗思语去寻药时,远在长安的李观镜被“牵丝”引得毒发,幸得药王谷有神医在长安,这才捡回一条小命,不过即便如此,李观镜依旧昏睡了多日才醒转过来。赵王李未央与心上人林忱忆久别重逢,却见她终日为李观镜而忧心,犹豫再三后,还是冒险将藏有“东归”的团凤取出,设法交给了李观镜,至此,炼制辉灵丹所需的药材全都齐了。
而就在李观镜昏迷的日子里,朗家接到来自五台山的飞鸽传书,朗詹推测出灵应寺出现的“李观镜”应当就是郡王府那位大难不死的二公子,留之实为隐患,于是令朗思源以接回朗思语为借口,带领精锐府兵去五台山捉人。
不过这些元也都不知道,在朗思源到达之前,他早已与谢翊之一道离开了。
八月中旬,元也和谢翊之按照先前的约定,来到了方家设在钱塘的药铺。进钱塘县城前,元也特地易了容,没成想随口一打听,却得知太妃和李照影早在六月下旬便已出发,往长安去了,余杭郡王府的人大半都走了,元也自然无需再伪装,因此打算给药铺留个消息,便回去洗脸。
药铺的医工见到两人,认出了谢翊之正是几年前住在这里的少年,在元也自报身份后,医工打开了抽屉,道:“两位来得正好,这里有两封长安来的信,一封给谢郎君,是三天前从驿站送过来的加急信,另一封是我们少主给元郎君的。”
元也问道:“两位神医都不在么?”
医工摇头:“少主只在每年二月来钱塘。”
元也看了看手中的信,又看向谢翊之,道:“要不我们先回去,等看完信再说。”
谢翊之亦有此意,当即点头答应。
回到住处后,元也伸头看向谢翊之手中的信封,奇道:“没有落款?”
“应当是杜三哥,离开会稽时,我给他传过信,说过有消息的话就送来这里。”谢翊之一边说着,一边拆开信,发现果然如他所想,末尾落款正是杜竹言。
元也拆了自己的信,快速地扫了一遍后,眉头不由拧了起来:“这封信是五天前所写,看来方家有自己的信鸽。方欢在信里说,李观镜在七夕的时候毒发了,不过目前暂无大碍。信上还有个好消息,方笙在李观镜那里看到了‘东归’,她已经往钱塘来了,想跟着我们去找花根,让我们来了的话,先在钱塘等着——这样正好,将花根交给她就行了。”元也说罢,发现杜浮筠的信要比方欢的长得多,便问道,“杜三郎说什么了?”
“杜三哥的信是七月末发出的,他也提到了‘东归’,不过是从李观镜的话语中推测出他得到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